最近看到很多前端工程师的抱怨,以及体验到了前端不好找工作的感受。
难道前端工程师的工作就这么不堪吗?
先看两张截图:
看第二张截图的观点:
三年了,前端干了三年了,我实在没找到前端有什么难点亮点,大部分公司都更加重视后端、算法,前端很难当上一个技术团队的负责人。越来越明白,服务和数据才是核心,是骨,页面这些更上层的只是皮。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和后端服务。很多双非本科后端也一样学得很好,感觉学起来并不比前端难,只怪当时目光短浅,现在转后端还来得及吗?
看完之后,我就想作为移动端开发工程师,后来又做大前端的我,我就在想前端有这么不堪吗?
我倒不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我感觉我们人真的是被社会给驯化了,脑海里可能就一直呈现:术业有专攻,所以,就一直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
人太容易被 title ,被标签化了,一旦得了这个 title 或者标签,好像我只能干这件事,干别的事就违法一样。
首先,前端并不是没有难点和亮点,你之所以感觉前端没有难点和亮点,可能你只是在疲于应对工作的皮毛,而没有主动深入学习。
其次,你是前端工程师,并不意味着,你只能学习前端知识。先精通一门技术,比如前端之后,再去扩展自己其他领域的知识,前端你感觉自己很精通了,那就再去研究后端、产品、或者业务相关的知识。当你精通一门技术之后,再去学习其他知识,其实很多经验都是可以迁移的,同时,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反哺增强你对前端的认识。
比如,你学习了后端知识之后,你可能就会尝试研究自己如何自己一个人前后端通吃,在前后端通吃当中,你可能你琢磨出如何让前端和后端更高效的配合,如何改进其中的流程。
再次,不要只看技术,也要关注软件工程、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注意积累经验,走到更高级别,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技术管理路线,就不仅仅是拼技术能力,而是综合能力。
最后,我想说:前端有前端的好处,后端工程师可能还觉得自己只是增删改查不如前端离用户更近呢?
其实,问题不在于自己是选择了前端,还是后端,而且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去提升自己。
一定不要把专业或者岗位分的那么细,什么前端,还是后端,都是程序员。
当社会越强调专业化分工的时候,我们恰恰不能上当,然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化分工的岗位上,因为这很容易让自己成为一个螺丝钉。
社会强调专业化分工的目的是从社会整体效率和成本的角度去考虑的,认为分工越细,人就像是机器一样会越熟练,效率越高,同时,可替代成本就越低,毕竟这样专业化的人太多了。
从个体的角度去思考,基于自身利益去思考,恰恰是拥有跨学科思维的人,越不容易被替代,越容易打造自己长久的职业生涯。
记住:现代社会最大的陷阱就是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这种流程化,工程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式虽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也确确实实非常方便的控制了生产力。
最后,推荐一下我的 AI 知识星球,最近又更新了一系列干货,现在绝对是最便宜的时候,给一个 50 元优惠券,只需要 49 元,就可以享受我一年的服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