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华为推出原生科学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倡议成立科学智能创新联合体-51CTO.COM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华为推出原生科学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倡议成立科学智能创新联合体-51CTO.COM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科学计算进入科学智能新阶段科学计算是继大模型之后人工智能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此前,科学计算借助HPC(高性能计算)技术,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国计民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解决问题不断变得更加复杂和高维,科学计算仍然面临三大挑战:维度诅咒、计算规模有限、理论突破和工程方法创新缓慢。
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将AI技术引入到科学计算中,科学计算正在从传统HPC进入科学智能的新阶段。科学智能涵盖HPC和AI技术领域,包括AI赋能机制计算、数据驱动AI计算、机制计算与AI计算融合三大计算场景。
为科学研究提供“AI范式”,华为打造科学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过去单一的、烟囱状的软硬件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科学智能的需求。因此,华为基于鲲鹏和Ascend AI,融合HPC和AI两大技术优势,利用创新计算架构打造原生科学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全面实现科学智能基础设施的极致性能和简洁性。 -堆栈创新。开发和极低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拥有成本)。
(华为打造科学化、智能化基础软硬件平台)
硬件方面,华为推出科学智能的全场景液冷“天成”多元算力平台,支持多元算力灵活弹性部署,可实现液冷级能效。整个系统TCO降低20%,性能提升20~30%。 %;基础软件方面,华为发布必胜C++编程语言,并全面升级必胜编译器,系统开发效率提升一倍,系统性能提升30~50%;在开发使能方面,华为升级全场景统一工具MindStudio,实现软件融合编程、编译、调优,可将科学智能全场景开发效率提升50%;在应用赋能方面,盛思MindSpore 2.0升级为AI融合框架,原生支持科学智能和Danube融合调度器,其内置的科学智能套件使科学智能应用的开发、部署和调度更加高效,提高了科学智能应用的开发、部署和调度效率。应用性能提升10~20倍,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15%。
目前,科学化、智能化基础软硬件平台已在新材料研发、大飞机设计、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华为倡议成立科学智能创新联合体科学智能实现产业化还需要突破科研理论,创新工程方法,构建产业生态系统,聚焦产业价值场景,打通从科研创新、应用示范到产业推广的通道。
OK,关于华为推出原生科学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倡议成立科学智能创新联合体-51CTO.COM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7143.html
用户评论
终于看见了华为在AI领域的更深层次布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专门的科学智能基础平台,这个概念太棒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未来科技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华为能带领大家探索更广阔的可能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生软硬件平台确实能够打造更加协同的效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学智能创新联合体这块很不错,多方合作才能推动学科进步更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华为一直都是中国科技业的领军者,期待能在这领域再创佳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华为的思路,看看能不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上借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进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看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基础平台到联合体,华为的做法非常全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到华为共事、创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学智能的应用可以覆盖很多领域,期待看到实际成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源分享和协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信这将会引来整个行业的关注和讨论,并产生积极影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跨界合作模式很有前景,未来值得期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华为的投入令人佩服,希望这个平台能够真正服务于行业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参与到创新当中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学智能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基础技术的支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这个平台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软件和硬件工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将会为各领域带来更大的突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