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解读浪潮信息液环式真空CDU技术:从细节入手突破技术壁垒,用创新引领产业实践​-51CTO.COM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解读浪潮信息液环式真空CDU技术:从细节入手突破技术壁垒,用创新引领产业实践​-51CTO.COM,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PU、DPU等芯片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还降低了系统的能耗。问题仍然很大。尤其是在“双碳”战略下,如何在提高性能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不仅无法满足高密度、高性能服务器的散热问题,而且会产生大量的能耗。随着液冷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散热方面。板式液冷技术由于对现有服务器芯片组件及配套部件改动较小、可操作性更强、易于部署、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液冷技术。计划。

为了解决冷板液冷技术中冷却剂泄漏问题,浪潮信息自主研发了液环真空CDU技术,利用创新的负压冷板液冷技术突破和解决行业难题,推动液环未来发展。冷却技术。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面技术挑战,确解业界难题众所周知,冷板液冷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液冷技术,利用液体作为传热介质在冷板内部流道中流动,对热源进行冷却通过热传递。在冷板液冷系统中,服务器芯片等发热器件并不直接接触液体,而是通过安装在需要冷却的电子部件上的冷板进行散热。

目前,常规冷板液冷系统的内部压力为正压,即系统内部的流体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以及管道、接口的老化,系统中会出现潜在的风险。由于热管冷却管内的流体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力,当系统中某处管道破裂、松动或冷板腐蚀时,就会存在冷却剂泄漏的风险。目前广泛采用水和丙二醇水溶液进行冷却。液体具有导电性,可能会损坏服务器并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例如,全球某大型互联网托管公司的水冷系统发生冷却剂泄漏,直接导致其巴黎数据中心的存储阵列损坏,进而导致超过24小时的服务中断。造成5000家网站遭受重创。

目前行业普遍采用加装漏液检测系统来解决漏液问题。当发现冷却液泄漏时,及时发出报警,尽快定位泄漏节点并快速修复。这种解决方案对于处理小型泄漏事故是有效的,但常见的泄漏大多是液柱的大射流,液柱在短时间内突然扩散,很容易导致系统停机,甚至液体泄漏检测系统也无法有效避免他们。事故损坏。

为了有效解决液体泄漏问题,浪潮信息自主研发了液环真空CDU技术。该冷板液冷技术采用负压设计。只要保证二次侧管路系统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即使管路破裂时发生冷却剂泄漏,外部空气进入散热管的冷却管内也不会造成二次侧管路系统中的冷却剂泄漏。管道泄漏,不会对服务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这项创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泄漏问题。

研发核心技术,从根源解决问题基于上述思路,浪潮信息开启了负压冷板液冷技术的自研历程。

但目前的负压冷板液冷技术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保证二次侧出口压力为负压的同时又保证系统能提供最大压差等。这也是浪潮信息首先需要突破的难题。

现有的负压液体冷却循环系统必须依靠真空泵和水泵来实现液体的循环。真空泵用于实现负压,水泵用于实现冷却液从低压室流向高压室。这就需要真空泵和水泵的配合。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保证水泵的扬程能够克服CDU内部部件阻力的同时,还需要保证CDU的二次出口处于负压状态。

为此,浪潮信息自主研发了功率单元——液环真空CDU,可以使液冷系统二次侧形成负压。不仅单独通过真空泵实现了不同传感器控制的几个腔室的功能切换,即可以实现流体的循环流动,使水泵仅起到辅助增大真空室压差的作用。系统,解决了冷却剂泄漏问题,无需泄漏监测设备。由于真空泵产生的压差小于1个大气压,也降低了液冷管路和流体连接器的耐压要求,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为了让冷却液在系统中“流动”、“稳定流动”,浪潮信息还设计了多腔切换负压液冷系统。该系统与传统CDU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包括真空动力单元和室切换单元。真空动力装置主要包括真空泵、吸气管道、电磁阀等部件,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室切换单元包括液位传感器、水箱、单向阀等部件,为系统提供冷却剂。在上述两个单元的合力作用下,冷却液在腔体内循环流动,实现负压液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际运行时,系统根据腔室内液位的高低来控制不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当某一室液位触及液位传感器时,电磁阀自动启闭,真空泵动作,将低液位阀抽出。液位室中的空气使低液位室保持高负压,同时让真空泵抽出的空气进入高液位室,形成低负压(接近大气压)的环境。

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水向下流动”,冷却液从高液位室流出,经过换热器和冷板,然后流入低液位室。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原低位腔内的冷却液逐渐上升并接触到液位传感器,于是又开始新的循环。在此循环中,冷却液不断在不同腔室之间流动和切换,实现液环真空CDU负压液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抓实细节持续创新,用最优解方案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除了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真正让数据中心用户使用无忧,浪潮信息还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狠抓细节,不断创新,以防止沸腾、防止汽化、防止漏气等问题加强技术研发,采用最优解决方案,确保液冷系统的安全可靠。

例如,为了防止冷却液因系统回流端压力过低而沸腾汽化,解决系统流阻阻碍冷却液流动的问题,浪潮信息创新研发了低压冷却液。流阻冷板,优于传统铲形直通式冷板。冷板的流阻更小,能够更好的保持冷板的散热性能。同时,浪潮信息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定了稀疏流道和减少翅片增加筋两种低流量冷堵板设计方案。与直通道相比,采用稀疏通道和减少翅片增加肋的方案可以将温差控制在1左右,并且都可以有效降低冷板的流动阻力。

在漏气检测方面,当系统管道某处损坏时,气体就会进入管道,影响系统的散热效率。浪潮信息为此开发了节点侧漏气检测解决方案,将医疗行业使用的气泡检测技术转变为可利用负压液冷技术进行漏气检测的技术形态。该方案在节点回液管道中安装气泡传感器,实时检测气泡信号。管道内产生气泡后,传感器输出报警信号,BMC巡检获取报警信号,并将漏气报警信息及时上传至监控系统。通知运维人员,确保快速确定漏气节点,提高检测效率。

不难看出,它是基于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和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浪潮信息从细节开始不断研发创新,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将最好的液冷产品推向市场。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确保液冷技术在任何使用场景下的绝对安全可靠。未来,浪潮信息将继续践行“All in液冷”战略,坚持液冷技术创新,依托强大的研发储备、丰富的产品体系、卓越的液冷智能制造领域供应和交付能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构建良好生态格局,引领行业实践,推动数据中心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解读浪潮信息液环式真空CDU技术:从细节入手突破技术壁垒,用创新引领产业实践​-51CTO.COM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解读浪潮信息液环式真空CDU技术:从细节入手突破技术壁垒,用创新引领产业实践​-51CTO.COM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用户评论

今非昔比'

这篇文章终于讲清楚了液环式真空CDU技术的奥秘,以前一直没有机会深入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浪潮信息真是厲害,在真空脱附领域又做出了突破性创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从细节入手提升技术水平,这样的研发理念很值得学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对这个“液环式真空CDU”很感兴趣,希望能了解更多具体应用场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看来这次51CTO.COM又给我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文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城°

技术突破跟产业实践相结合,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学习一下这个技术的细节,也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一些行业难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浪潮信息一直是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这次的创新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真空脱附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文章分析很透彻,让我对液环式真空CDU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51CTO的文章总是能带来最新科技动态,让人耳目一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这个技术的创新点在哪里?期待作者能详细讲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更多人对真空脱附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对于未来科技发展充满了信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液环式真空CDU技术的应用前景怎么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这个技术相比传统的真空脫附技术有哪些优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作者讨论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真想进一步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63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