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AI是一个文化问题

导读:文章是慕课和联通主义的始创人之一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2023年秋应译者之约整理成这篇文章。

近年,AI伦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很多饱受诟病的问题依旧存在。为了破解这种局面,我们往往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制度、准则、规则、原则、标准、规范等“大道理”上,虽然未曾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道恩斯尝试“另辟蹊径”,他提出的AI伦理新观念可概括为:伦理问题是文化问题;AI伦理应该是一种和谐伦理。译者的理解是,和谐伦理是一种参与式文化,体现的是AI利益相关各方的自觉伦理意识和素养,这与“制度化”的“大道理”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技术”(analytics)这个术语涵盖的范围要比“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大得多,后者仅局限于指分析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技术”和“AI”在本文中经常互换使用。

文章开宗明义阐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伦理观:伦理旨在给人带来快乐,然而我们却往往以为伦理关乎的是对与错,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防止做坏事和错事上,而不是如何体验伦理之乐。正因如此,传统的伦理建立在原则的基础上,即“我们‘应该’或‘应当’(或‘不应该’或‘不应当’)”做什么,而非发自内心的“我们做好事时那种温暖和成就感”,“没有反映我们的同情心、正义感和善良”。今天,AI也面临相同窘况,这正是激发作者开展这项研究的初衷。

文章扼要介绍了AI的六大用途,进一步指出“分析技术伦理特别复杂,因为不管它正常运作与否都会引发伦理问题”,同时从五个方面展开剖析。

文章指出既然“我们能够用技术制造仇恨,或许我们也能够用技术制造关怀”,因此“必须思考如何做出这些设计和使用方面的决定才合乎伦理。”作者从七个方面阐述“涉及分析技术和AI的所有不同过程以分析我们在设计和使用这些系统时所做出的决定”是如何可能产生伦理影响的。业(学)界认为要通过制定伦理准则规范AI伦理。伦理准则经常是从普适性或人权等角度制定伦理原则的,而作者认为要多从务实的角度考虑,平衡风险与回报。文章分析了从美德和品格、义务、后果论和社会契约等角度理解伦理所碰到的问题,认为应该告别传统的伦理观,因为传统的伦理原则难以解决当下这个纷繁复杂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注意义务(Duty of Care)展开阐述。作者认为注意义务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具有去人性化和功能性的特点,从伦理的角度看“有一些重大局限”。相比之下,作为源于女性主义认识论和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一个伦理概念,注意强调的是“一种真诚交流和关注另一方的需求的关系,不是死板和程序性的关系。”建立在注意伦理(Ethics of Care)基础上的“注意教学法”(Pedagogy of Care)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注意伦理也“会重塑分析技术在学习中的角色”。伦理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一种感觉。因此“我们是在感觉或体验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学习伦理的,而不是从完美的一般原则中学习伦理的”;注意伦理“更像是一种情操或情感,更接近于一种平衡感”“我们在某个场合的反应取决于我们的伦理背景,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制定了那些博眼球的大原则的结果。”这个意义上的注意是解读伦理的另一条“蹊径”。

文章基于注意伦理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学习分析中的伦理实践。“AI谈不上‘应用’伦理,没有哪一个人或集体要为伦理结果‘承担责任’……认为我们能够采取干预措施以研制出‘合乎伦理的’或‘可以解释的’AI似乎有误导之嫌”,相反“应该明确我们希望AI往哪个方向发展、AI应该服务哪个方向”“才能‘驯服’这种神秘技术”——这是有悖于当下主流话语的观点。作者分析了监管和管治的不足之处,认为采用“伦理实践框架”优于监管和管治。但是,管治和伦理框架不一定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基于此,作者提出要培养伦理社区,“把AI当成社区的一个遵守伦理的成员”,因为归根结底,伦理问题是文化问题。文章还讨论了伦理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参与式文化“能够重塑伦理的重点”。最后作者认为AI伦理应该是一种和谐伦理(Ethics of Harmony),是“一种注意、倾听和理解其他人缺乏什么、需要什么和能够提供什么的”、旨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开放性伦理。

文章最后模仿丹麦哲学家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Søren Aabye Kierkegaard)的《非科学的最后附言》(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一书书名,用“非伦理的最后附言”作为最后一节的标题,其寓意是:我们可以通过本质上不属于伦理学范畴(如文化与和谐)的过程实现伦理AI这个目标。

本文不乏一些另类,甚至可以说是较为激进的观点,这是道恩斯一贯的学术风格。希望这些观点能为创新AI伦理研究的方法、视角和思路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