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能源领域和科技范畴中,光伏与 AI 无疑是两颗耀眼的明星。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两个看似充满希望的领域时,会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内光伏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大量新增玩家纷纷涌入,甚至许多其他赛道的企业也跨界而来,导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据专业机构统计,2023 年硅片滞销库存近 10GW,2024年全产业链各环节滞销约100GW,过剩问题愈加严重。
产能过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激烈的价格战。2023 年,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跌,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价格纷纷暴跌。InfoLink 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硅料(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 70%,硅片及电池片(PERC182)价格下降约 60%,组件(PERC182)价格下降约 50%。光伏内卷严重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国内“卷”上天的同时,海外市场也不容乐观。受全球贸易局势影响,国内光伏企业出海业务绕道多国,贸易成本大幅上涨。2024 年一季度,就连光伏龙头企业也出现了亏损,多只光伏板块个股上半年股价表现惨淡。
如此内卷的光伏行业,是否还有出路呢?答案是有。AI 技术的发展能为其带来一线曙光。AI 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然而用电需求极为庞大。通过 AI 的介入,光伏产业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卷带来的压力,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但是内卷潮还是要去掉一些企业。而内卷的企业越多,失业人数也就越多。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 AI 领域时,却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AI 的尽头可能也是失业。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和智能化所取代。从简单重复的劳动到一些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岗位,都面临着被 AI 淘汰的风险。许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会在未来某一天被 AI 所夺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