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新手,想要迅速掌握一个新行业或领域并尽快入门,可以借鉴冯唐老师提出的一百个关键词法,并结合现代AI工具来加速学习过程。这一灵感来源于冯唐老师的著作《金线》。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这一方法:
要将上述段落的句意进行转换,可以表述为:
作为一个行业初学者,若希望快速学习并尽早融入一个新行业或领域,可以尝试运用从冯唐老师的《金线》一书中获得启发的一百个关键词学习法,并结合先进的AI工具来辅助学习,以加速掌握新知识的进程。
01
/ 找出100个关键词 /
第一步,先知道这个行业的一百个关键词。“一百个关键词法”可能是冯唐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技巧或方法,通过挑选和关注一百个与特定主题或问题相关的关键词,以帮助自己快速了解一个新领域。
在《金线》这本书里面,冯唐回忆了他过往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曾深入研究了一个叫TLL的行业。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行业,简而言之,它与旅游、港口、航空、航运等领域息息相关,即便是冯唐老师最初也对此知之甚少。
为了深入研究这个行业,冯唐老师首先挑选了一百个与TLL紧密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岸桥、堆场、集装箱、二十尺箱、四十尺箱、本地货、外地货等,并搜集了这些关键词的相关信息。
随后,他投入了三天时间,反复学习并理解这些关键词。在彻底掌握了这一百个关键词之后,他发现自己与行业专家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这一方法后来成为了冯唐老师的常用策略,即如何在仅有两三天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就是他所说的“一百个关键词法”。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AI工具来实施这一方法呢?
其实原理很简单,我们写好相应的提示词,直接投喂给AI即可。
这里我以ChatGPT3.5和kimi智能助手做一个示范:
这个需求分为2步:
1.把诉求告诉ChatGPT或者kimi,即你需要了解的行业的相应100个关键词;
2.让ChatGPT或者kimi把这些关键词做分类,方便你去理解。
比如我作为一个小白,想快速了解中国近代小说领域,那可以这样写提示词:
“我想研究一下中国近代小说这个领域,请帮我罗列100个跟该领域有关的重点关键词。
具体要求如下:
1.这些关键词要跟中国近代小说有很大的关联性,符合学术领域的专业研究需要。
2.重点关键词要罗列100个,按照重要性、相关性,从最重要、最具有关联性往下列举。”
下面看看kimi是怎么回答的:
可以看到,AI列举的关键词还是很相关的。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仅展示部分关键词。
当AI列举完成之后,自己可以再要求AI逐个解释关键词,这样可以省去自己再去翻资料的麻烦:
02
/ 找专家深入研究/
第二步,找几位这个行业的资深专家,坐下来和每位专家谈一天,所有问题,事无巨细,都问一遍。然而,普通人往往没有咨询行业所拥有的优越条件,难以直接请教专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答、知乎等知识付费平台来解决。
接下来,我将说明如何利用ChatGPT或kimi等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其原理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步来设置提示词。
以研究中国近代小说领域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编写提示词:
1.告知ChatGPT或者kimi,找到市面上开始做相关领域的机构和达人:
提示词:
“让我们继续探讨中国近代小说这个领域。
请帮我列举截止目前为止,从事研究中国近代小说领域的机构或者教授。
具体要求如下:
1.相关的机构和教授要分类列举说明,不要混在一起。
2.相关的机构和教授数量至少要5个以上,并给出你为什么选这个的理由,字数在200字以上。”
2.如果我想和这些人去探讨这个新行业,提什么问题他们是会感兴趣的,通过自问自答来达到跟专家交流的效果。
具体请看:
“如果让我去和你列举的这些知名教授对话,你觉得我应该问他们哪些问题,可以让我对中国近代小说这个领域有一个全面、专业的理解?请帮我列举100个相关问题。”
这些回复都很优秀,可见AI现在真的牛。
03
/ 大量读专业书籍 /
第三步就是读书,找到这个行业三到五本专著,认认真真地读完。在完成了前三步——跟随关键词学习、跟随专家学习、跟随书籍深入学习,并在一个特定领域内做项目、寻找专家、阅读专业著作之后。
我们将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并始终贯穿着自主学习的精神来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通过反复实践,三五年之后,你将成为该行业的顶尖专家。那么,当我们以中国近代小说领域为例,进行到这一步时,应该如何向AI提问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