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数据中心边缘: 趋势与机遇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数据中心边缘: 趋势与机遇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随着Kubernetes 和微服务的采用,边缘已经从简单的硬件负载均衡器发展为完整的硬件和软件代理堆栈,包括API 网关、内容交付网络和负载均衡器。了解这种转变对于数据中心管理人员至关重要,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架构、战略和运营决策。要理解这种转变,快速的历史之旅会有所帮助。

早期的Internet和负载平衡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Web 应用程序架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数据库层、应用层和表示层组成的经典n层架构是此时事实上的应用架构。通过使用数据中心边缘的第一次迭代:负载均衡器将应用程序或表示层的多个实例连接到互联网,可以水平扩展N 层架构。在这个时代,负载均衡器负责在应用程序的不同实例之间路由流量,以确保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虽然2001年HAProxy的发布开始普及软件负载均衡器的概念,但负载均衡器通常是硬件设备。

[[322571]]

ADC和Web 2.0的兴起Darcy DiNucci 于1999 年创造了Web 2.0 一词,指的是互联网从单向媒介向用户可以与网站互动的双向媒介的演变。在此期间,AJAX(异步JavaScript 和XML)开发技术变得无处不在。通过将数据交换与表示分离,AJAX 为最终用户创造了更丰富的用户体验。此架构还创建了许多“客户端”客户端,因为这些客户端将不断地从Web 应用程序发送和接收数据。此外,电子商务在这个时代开始兴起,信用卡信息的安全传输首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中的这些变化(加密通信和长期连接上的许多请求)正在推动边缘从标准硬件/软件负载平衡器向更专业的应用程序交付控制器(ADC) 的演变。 ADC 包含各种所谓的应用程序加速功能,包括SSL 卸载、缓存和压缩。

达到网络规模在2010 年代初,许多最早的云计算公司的用户群经历了指数级增长。这些公司背后的软件最初被设计为单一的网络应用程序。随着用户群爆炸性增长到天文数字,这些公司发现网络规模问题确实是一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表明了不同的架构。 Twitter、Facebook 和New Relic 等公司开始将关键功能组件从单体架构重构为独立部署的服务。通过将关键业务功能部署为服务,这些组织能够独立扩展和管理整个应用程序的不同方面。这些独立服务的流量通过整体路由。路由的任何变化都意味着开发人员通常必须重新部署整个整体。这成为变革速度的瓶颈,但至少解决了规模问题。

救援API网关

云原生时代:微服务整体已经变得微了,但它仍然存在并减慢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微服务介入来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微服务代表一个独立的业务功能,独立于应用程序的其他微服务开发和发布。通过解耦开发周期,微服务使组织能够更有效地扩展云软件开发流程。鉴于微服务可以部署在各种环境中:虚拟机、裸机、容器作为功能,API 网关在将流量路由到正确的微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到未来—转向全周期开发和云原生工作流程微服务不仅仅是应用程序架构的转变。微服务也是开发工作流程的转变。该团队负责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开发到测试到部署和发布。一些组织将这些团队用作呼叫轮换的一部分(又名,只需创建它,只需运行它)。这种开发模式被Netflix称为全周期开发,它是软件开发和交付方式的改变。

工作流程的这种转变也对数据中心的优势产生了影响。不仅API 网关(以及边缘堆栈的其他元素)需要适应微服务架构,而且整个边缘需要由开发团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访问和管理。此管理包括路由(哪个版本的服务应接收生产流量)以及更精细的控制,例如加权路由(金丝雀版本所需)和流量屏蔽(创建到服务测试版本的流量副本以进行测试)目的)。通过使开发团队能够管理发布和部署,组织可以扩展这些流程以支持高度复杂的应用程序。

全周期开发团队通常还对其微服务承担运营责任。成功的关键是实时了解微服务的性能。边缘通过分析进出微服务的所有流量,提供对微服务行为的关键洞察。这允许边缘报告延迟、吞吐量和错误率等指标,从而深入了解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边缘策略管理至关重要考虑到边缘在现代云原生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全周期开发团队如何管理边缘?不幸的是,边缘堆栈的所有组件传统上都是由操作来管理的,并且操作接口不适合全周期开发团队中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此外,边缘组件通常独立运行,没有内聚的操作界面。毕竟,全周期开发者不是全职运营者;他们只需要能够满足其特定需求的边缘机器。

幸运的是,Kubernetes 生态系统可以提供指导和启发。使用基于YAML 的通用配置语言,开发人员可以管理自己的边缘配置,而集中式运营团队可以执行全局策略。这是尖端团队用来提供快速开发周期的最新优势。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数据中心边缘: 趋势与机遇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用户评论

摩天轮的依恋

数据中心边缘算越来越火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义,以后肯定离不开边缘计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我已经开始看到边缘计算在一些行业领域应用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想了解一下边缘计算未来会怎样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数据中心边缘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这个领域发展很快,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技术突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感觉边缘计算可以帮助解决很多传统数据中心的瓶颈问题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对边际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很感兴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边缘计算架构设计的知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学习一下如何在应用场景中实际运用边缘计算技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数据中心边缘的未来发展会带来哪些新应用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这个领域需要更多人才去探索和开发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感觉边缘计算能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间,提高效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希望未来的数据中心边缘解决方案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边缘计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也很重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有哪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边缘计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未来边缘计算将会与其他新兴技术融合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想了解一下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边缘案例分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74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