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PCIe 6.0 带你走进下一代算力时代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虽说PCIe6.0发布并未引起太多用户的关注,但作为CXL 3.0软件栈协议规范的物理连接承载平台,PCI e 6.0将真正承载起CPU与GPU(AI加速器)、CPU与DPU(智能万卡NIC)、以及CXL内存模块(可以理解为其他CPU DDR内存)的连接,成为异构计算架构下数据交互的高速公路。
PCIe技术,数据交互的高速公路
PCIe总线的前身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协议,由英特尔于1992年提出,并联合业界合作伙伴成立了名为PCI-SIG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PCI 特殊兴趣组J)的企业联盟,负责PCI总监的标准制定和推广。
PCI提出的目的是简化主板的总线接口,并提高数据传输总线的性能。由于PCI总线跟ISA总线都使用了并行总线设计,所以传输速度会受到影响。此外,PCI总线由于采用了带宽共享机制,因此在高负载下会出现设备之间会抢带宽的现象。最后,由于PCI不支持热插拔,因此也不能更好的支持更换磁盘的操作。
为了解决PCI总线的缺陷,2004年英特尔联合伙伴对PCI技术进行了升级,正式发布了PCI Express(简称PCIe)总线,并陆续推出了PCIe1.0、PCIe2.0、PCIe3.0、PCIe4.0、PCIe5.0和PCIe6.0规范,不断的进行带宽优化。
实际上,近两年火爆的CXL技术,其底层就是基于PCIe技术。随着大数据分析、视频渲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异构计算模式的兴起,对于CPU与GPU、CPU与DPU等之间数据交互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PCIe 6.0 标准应运而生。
PCIe6.0规范:更高带宽与更低延迟
与PCIe5.0相比,PCIe6.0的最大亮点在于将带宽翻倍提升至64 GT/s。数据显示,PCIe6.0标准的6路双向传输带宽可达 256GB/s。由于PCIe的系统性能取决于RTT(Round-TripTime)及有效负载大小在支持的标签数量上,因此PCIe6.0变成了基于14位的15,360个标签数量(PCIe 5.0拥有768的标签数量),满足了在RTT较长的情况下也能使系统整体保证高性能的工作状态。
为了降低频率损耗ukjg ,PCIe 6.0采用高阶调制格式PAM4,保证在信号幅度相同的情况下信噪比下降了约9.5dB。为了解决电源噪声、串扰、反射等系统噪音影响,PCIe 6.0规范在综合考量了FBER、FIT、FLIT Retry 概率、带宽效率、Latency 及 FLIT 的 FEC 能力后,采用了轻量级FEC配合使用循环冗余码(CRC),在降低噪声敏感性的基础上将FEC带给系统延迟控制在2ns之内。
此外,PCIe 6.0还引入了FLIT模式(流量控制单元)。与物理层的PAM4不同,FLIT编码用于逻辑层,将数据分解为固定大小的数据包。PCIe 6.0以FLIT为单位进行事务传输,每个FLIT有256 B数据(1 FLIT=236B TLP+6B DLP+8B CRC+6B FEC=256B),每B数据占用4 UI。此外,FLIT编码还消除了以前PCIe规范的128B/130B编码和DLLP(数据链路层数据包)开销,从而显著提高了TLP(事务层数据包)效率。
PCIE6.0规范定义了FBER:1E-6,并引入轻量级FEC和鲁棒性强的CRC算法实现修正和错误检测。
从PCIe6.0的规范我们不难发现,与前几代产品相比,技术上有着巨大的革新。不过,虽然PCIe6.0更具优势,并且已经提出一年有余,但时至当下在PCIe5.0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之下,PCIe 6.0何时才能走进用户,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即使在规范的发起者,英特尔在今年刚刚发布的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也仅支持PCIe 5.0。不过,这并不影响PCIe6.0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随着企业对于算力性能的不断提升,异构计算架构的快速普及,PCIe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加速PCIe6.0规范落地
前文提到了CXL这一当前比较火的技术。实际上,在CXL短短几年的发展中,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且与PCIe底层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如果说在CXL1.1中还仅限于单一Node,是一种CPU到CPU,或者CPU到PCIe设备的cache一致性互联,与PCIe关联并不算大之外,那么从CXL2.0技术开始,由于加入了一层(Single Level)的Switch(PCIe Switch),实现了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root port上,这就与PCIe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CXL1.1和CXL2.0都是基于PCIe5.0的底层技术。到了CXL 3.0时代的每通道吞吐量提升了一倍,达到64GT/s,便是建立在PCI-Express 6.0之上,并且其将一些复杂的标准设计简单化,确保了易用性。
我们知道,CXL创新性的引入了Flex Bus端口,可以灵活的根据链路层协商决定是采用PCIe协议还是CXL协议,这就不难看出,CXL拥有较高的兼容性,更容易被现有支持PCIe端口的处理器(绝大部分的通用CPU、GPU 和 FPGA)所接纳。这种创新,也更加有助于用户搭建异构计算架构,在进一步提升算力的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
实际上,从CXL1.0/1.1、PCIe5.0、CXL2.0以及PCIe6.0CXL3.0的发展轨迹,我们也可以清晰看出CXL和PCI-e的关系。PCIe技术作为CXL技术的底层基础,会更早进行迭代升级。CXL可视为PCI-e技术的再提高版本,并且,CXL延伸了更多变革性的功能。
进入CXL3.0时代,由于允许更复杂的连接拓扑,以及一组CXL设备内可以灵活实现Memory sharing(内存共享)和内存访问,能够让多个Switch互相连接,或者能够让上百个服务器互联并共享内存。因此,数据中心的算力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英特尔将CXL视为在PCIe物理层之上运行的一种可选协议,也就是说PCIe的互联协议没有被完全抛弃,并且英特尔还计划在PCIe 6.0标准上大力推进CXL的采用。
写在最后:虽说PCIe 6.0的技术至今仍旧没有看到具体的应用落地,但从技术上来看,PCIe 6.0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算力水平,能够更好地推动诸如基因测序、自动驾驶等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场景下对算力的需求。实际上,在英特尔规划的Diamond Rapids(DMR)上,将会迎来一次较大的变革,首次支持PCIe 6.0总线,还会首次支持CXL 3.0高速接口,而后者正是基于PCIe 6.0而来。
大家好,关于PCIe 6.0 带你走进下一代算力时代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6105.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牛了!PCIe6.0的速度简直让人惊叹,双倍带宽带来的提升真的很厉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未来硬件配置一定会越来越强大,PCIe6.0这块基础肯定能推动算力发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那些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来说,这个新标准绝对是个福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更多关于PCIe6.0具体应用场景的信息,比如哪些行业会受益最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带宽提高一倍意味着对游戏、视频处理等领域的冲击应该很大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PCIe6.0的架构设计,感觉是个很酷的技术方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就听说PCIe要更新了,终于来了!期待硬件厂商快速推出支持新规格的产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技术的发布往往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创新应用出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非常专业,能让我更好地理解PCIe6.0的意义和影响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关注硬件的发展,这篇报道算是解了我的疑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力架构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期待PCIe6.0引领新的技术浪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适合我学习和了解最新硬件技术的进展方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PCIe6.0与以前的版本相比有哪些明显的改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对未来的算力需求越来越大,PCIe6.0的出现真是太及时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这方面知识很有用,或许可以让我的工作更加高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文章能详细介绍一些使用PCIe6.0技术的案例,更直观地了解它的应用场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未来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新的技术都会不断涌现出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计算机硬件很感兴趣的人应该喜欢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分析非常透彻,让我对PCIe6.0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