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清华大学突破!研发全球首张片上学习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清华大学突破!研发全球首张片上学习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据10月10日消息,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吴华强教授、高斌副教授近日在基于集成存储的支持片上学习的忆阻器存储与计算集成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计算计算范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据清华大学介绍,记忆电阻(忆阻器)是继电阻、电容、电感之后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它在断电后仍能“记忆”经过的电荷,被用作一种新型纳米电子突触器件。
2012年,何谦和吴华强团队开始研究利用忆阻器进行存储。但由于忆阻器的材料器件优化和集成工艺不成熟,团队只能依靠自己在实验室摸索,屡屡失败。在实验中探索改进的设备一致性和良率。
两年后,清华大学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优化忆阻器器件工艺,制备出高性能忆阻器阵列,成为我国迈向忆阻器的重要基础。率先实现忆阻器阵列大规模集成。
多个忆阻器阵列芯片协同工作示意图,来源清华大学官方微博,下同
2020年,何谦和吴华强团队基于多阵列忆阻器构建了完整的全硬件组成的一体化存储计算系统。他们在该系统上高效运行了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成功验证了图像识别功能。相比图形处理器芯片的能效高出两个数量级,大大提高了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能够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件成本完成复杂的计算。
存储计算一体化系统架构
清华大学表示,存储计算一体化架构就像“在家办公”的全新工作模式,彻底消除了通勤的能源消耗,避免了通勤带来的时间延误,也大大节省了办公室的运营成本。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何谦和吴华强带领团队创新设计了适合忆阻器存储和计算高效片上学习的新型通用算法和架构(STELLAR),并开发出全球首个支持高效片上学习的全系统集成忆阻器。集成存储和计算芯片。
忆阻器集成学习芯片及测试系统
相同任务下,芯片实现片上学习的能耗仅为先进技术下专用集成电路(ASIC)系统的1/35,有望实现75倍的提升在能源效率方面。
基于忆阻器存储与计算一体化的通用算法和架构,实现高效片上学习
“存储和计算一体化的片上学习可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同时实现更低的延迟和更小的能耗。”博士后姚鹏表示,该芯片指的是仿生类脑处理方式,可以实现不同任务的快速“片上”处理。 “训练”和“片上识别”可以有效完成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增量学习任务,以极低的功耗适应新场景、学习新知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IT之家附上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e3483。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清华大学突破!研发全球首张片上学习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清华大学突破!研发全球首张片上学习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6084.html
用户评论
哇,清华大学真厉害!做出了这么棒的技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存算一体芯片?听起来超级牛的样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可是个重大突破啊,对AI发展很有帮助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片上学习忆阻器是什么东西,感觉很高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了《科学》期刊,可见这项技术确实厉害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大学科研能力真强,每次都给我们带来惊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芯片将来会不会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想未来用到的设备,好像都能感受到这款芯片的强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项技术能够被广泛使用,造福社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科研实力越来越大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我一定要去详细看看,了解一下技术的原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是不是AI学习的速度会更快更省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芯片能应用到哪些领域呢?很期待进一步的进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研究这些先进技术真是太酷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科学家们致以敬礼!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让我想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未来真是充满了可能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科技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成果能够走向世界舞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我们就能用更加智能和便捷的设备了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