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600字,阅读时长12分钟,时间杠杆率=25[1],随缘关注,江湖再见。一、分布式新能源的尽头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说AI的尽头是电力,那电力的尽头是什么呢?AI本身需要算力,算力背后是电力,电力作为二次能源,背后是更大范围的多种能源。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包括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保障性收购电量是指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比重目标等相关规定,应由电力市场相关成员承担收购义务的电量。市场交易电量是指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的电量,由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等电力市场相关成员共同承担收购责任。
这个是很明显的政策信号,即要逐步过渡到市场交易,不能只依靠补贴了。
但其中也没有明确保障收购和市场交易的比例。
再看看广东的,相比来看,其政策更加友好。
5月28日,《广东省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1、广东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丰富、开发潜力大,是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2、开发重点:园区全覆盖,公共机构、公共设施等宜装尽装,“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城市建筑光伏,农村分布式光伏。支持鼓励统一规划,打包开发。3、电价方面,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参与绿电绿证交易,获得相应收益。4、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分布式光伏项目不收取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5、原则上就近消纳,最好自发自用。不行的话,配建新型储能设施,电网也要适度超前谋划和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以满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需求。很明显,广东的可安装空间还不错,但作为现货交易排头兵的广东,也只是提出“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参与绿电绿证交易”,而不是参与现货交易。其实广东和山东的区别,从下表中就可以看出,山东的存量分布式光伏比例太高了。
三、展望
综上来看,国家层面的政策明确了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新能源参加电力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地方层面却好像没有接招,有的是被动参与市场,大部分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则。我们一直在说产能过剩(光储危机——跌跌不休究竟为何?),其实只是站在生产和开发的角度。而要想实现这些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产品价值闭环,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而这是无法绕开电力消费和交易的。虽然我们有不断下降的光伏组件和储能电池成本,但投资收益与回报更多取决于市场。可以说,如果没有可观的,可预期的电力交易政策,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将会愈发艰难。电改9年,我们的电力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适应分布式新能源的市场机制上,还欠缺很多。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可以看到的趋势和机会是:1、聚合交易:探索分布式新能源通过聚合代理等方式有序公平参与市场交易。为了拥有体量和话语权,以及可调度性。2、配储:分布式光伏+储能。为了更好的自发自用。3、配电网: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生态繁荣——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充电站和EV。至于分布式新能源是否适合参与电力现货交易,欢迎留下您的看法。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kuaixun/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