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产业新闻 > 激光

数据越糟越抄底吗?大资金另有想法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中秋之后,没有这种觉悟,做股票就会进入死胡同。而最近各种数据持续出台,一不留神,就会误入这样的死胡同,然后怎么做怎么错。对此我下面具体说,大家看自己有没有陷入此类的危险。

一,房地产数据有人入坑

假期,身边有朋友看到8月份的房价数据,据统计局,2024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总体扩大。

具体看更真实的二手房: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8月同比-9.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8月同比分别下降8.6%和8.5%,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房价的崩溃式下跌,开始加速了。

于是就有朋友跟我说,看样子房地产政策肯定还会放开。房产股机会可能更大了。

这种情况,我是在2024年遭遇过很多次了。比如消费不振就预期要有促销费政策,然后买消费股。出口受挫,就想怎么扩大出口,然后买出海股。但结果,都是买一个套一个。

二,赢家从不逆势而为

实际上,赢家之所以能赢,因为他们从不逆势而为。而很多人总是消费下行周期的杀伤力预计是不足的。我们先不说目前面临的是不是百年不遇的调整。即便是一次普通的下行周期,对股价的杀伤力也不是一点点。

以史为鉴

比如上一轮消费去库存,贵州茅台股价算是跌的最少的,2年里也跌了60%;当年李宁去库存,股价跌90%,中国飞鹤去库存,股价跌87%,东阿阿胶去库存,直接利润亏损十几亿。

所以本轮调整,如果去猜经济转折,股价提前转折,恐怕也会被套的痛不欲生。

机构投资者实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他们也不做这方面的预测,而是提前进入,借机而动,然后随时撤退。

只是机构这么做,对散户并不友好。由于机构的作用和散户、游资的交易都混在一起了。让多数朋友看不出来。结果等看到股价大涨,已经来不及了。而股价没涨的时候,又很难提前把握。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就像8月份炒AI眼睛,创维数字表现很好,而没涨的时候,机构资金早就蠢蠢欲动,准备好了。如果你用系统去看「机构交易特征」,你会发现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在股票上涨前已经明显增加了。这就是机构的策略,光看走势可看不出门道来。

如果看不到「机构交易特征」,当时谁都不会意识到创维数字会有多强。但只要看到了,谁都会意识到,这股是有戏的。对于大家来说,手头股票是不是积极参与品种,一样可以到应用市场,搜索并安装「博尔系统」的手机应用,再自己观察「机构库存」数据,也就清楚了。

还有像,一些股票,反弹的时候「机构库存」消失,那很可能就不是转折,而是骗人。就像珈伟新能就完全不行,好几个月都没有「机构库存」数据。所以每次看上去跌了那么多,该反弹了。但结果由于机构资金不配合,根本没有「机构库存」数据,结果没有一次反弹是像样的。

所以说,这一刻有机构积极参与和没机构参与差距极大,并且还会越来越大,不盯紧这段时间的机构动作,后面会吃开大亏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otsj.com//chanye/jiguang/54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